公元前700年日斗配资,卫宣公走完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。这位曾因强占儿媳而声名狼藉的君主去世时,他原本的继承人——长子公子寿早已离世,最终由次子公子朔继承君位,史称卫惠公。令人唏嘘的是,按照礼法本应更有继承权的两位兄长急子和公子寿,都因卫惠公的阴谋而丧命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宫廷秘辛?
让我们回溯这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。急子本是卫宣公与父亲卫庄公小妾所生之子,因其出众的才华与品德,被立为太子。右公子职对这位年轻储君青睐有加,特意为他求娶齐国公主。然而命运弄人,卫宣公见到这位倾国倾城的齐国公主后,竟不顾人伦将其据为己有,这就是后来的宣姜夫人。宣姜为卫宣公诞下二子:公子寿与公子朔。随着岁月流逝,两位公子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:温厚的公子寿对急子敬爱有加,常向其请教治国之道;而阴鸷的公子朔却对这位兄长充满敌意。
公子朔的怨恨并非空穴来风。据史书记载,他常在深夜听到宫人窃窃私语,议论他本该是急子之子。这些流言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灵。为消除心头之患,公子朔与母亲宣姜联手,在卫宣公面前不断构陷急子。最致命的一击,是他们诬告急子意图在宣公死后夺回宣姜。这触动了卫宣公最敏感的神经,当即决定除掉急子。他假意派急子出使齐国,暗中安排刺客埋伏。善良的公子寿得知阴谋后,连夜策马告知急子,却未能说服兄长违抗君命。情急之下,公子寿代替急子赴约,最终血染黄沙。令人扼腕的是,急子得知弟弟死讯后仍执意前往日斗配资,最终也命丧刺客之手。
展开剩余56%卫惠公继位后,其阴狠手段引起朝野不满。三年后,卫国大臣发动政变,拥立急子同母弟黔牟为君。流亡齐国的卫惠公为求援兵,不得不接受舅舅齐襄公提出的屈辱条件——将母亲宣姜改嫁给昭伯。这一违背人伦的安排,在卫惠公心中埋下更深的仇恨种子。八年后,齐襄公终于率诸侯联军助其复辟。复位后的卫惠公展开血腥清洗,唯独黔牟逃往周王室寻求庇护。
公元前675年,积怨已久的卫惠公联合南燕国大举攻周,迫使周惠王出逃。这场震惊天下的子颓之乱,实则是卫惠公对周王室庇护黔牟的疯狂报复。从心理层面分析,卫惠公的极端性格源于其扭曲的成长环境:自幼听闻的身世流言、被迫接受母亲改嫁的耻辱、权力更迭中的背叛与复仇,这些经历共同塑造了这个充满仇恨的君主。
这段历史启示我们:一个人的性格养成,既受先天禀赋影响,更被后天环境深刻塑造。卫惠公的悲剧,正是畸形宫廷政治催生的恶果。在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中,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往往会被无限放大,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